鐵斗子
成語(Idiom):鐵斗子(tiě dǒu zi)
發音(Pronunciation):tiě dǒu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固執、頑固,不肯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鐵斗子是指鐵打的斗子,斗子是一種古代農具,用于翻耕土地。成語“鐵斗子”比喻人的性格堅定不移,像鐵一樣頑固,不肯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思想、觀念或態度上非常固執,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建議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農民。有一次,這個農民正在田地里翻耕土地,突然發現土地中有一塊硬邦邦的東西,他很好奇,用力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個鐵斗子。這個農民覺得這個鐵斗子非常珍貴,因為它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從此,他在耕種的時候一直使用這個鐵斗子,不肯換成其他農具。后來,人們用“鐵斗子”來比喻那些堅持己見、不愿改變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鐵斗子,無論別人怎么勸說,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2. 這個領導非常鐵斗子,對于新的改革方案完全不聽別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鐵斗子形象化為一個堅固的斗子,不容易改變形狀。可以想象一個頑固不化的人像鐵一樣堅硬,不肯改變自己的觀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鐵斗子”相關的成語,如“鐵面無私”、“鐵石心腸”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有個同學就是鐵斗子,不論我們怎么勸他,他都不肯改變壞習慣。
2. 初中生:我爸爸是個鐵斗子,他一直堅持自己的理念,從不妥協。
3. 高中生:對于一些重要的決策,我們應該避免成為鐵斗子,要能夠靈活變通,接受不同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