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
基本解釋
十分顯著彰明。《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鄭玄 箋:“孔,甚;昭,明也。”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今曾無暫應,皆咎在無緣而反誣,至法空搆。嗚呼,神鑒孔昭,侮圣人之殃,亦可畏也。”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激揚之水兮,白石有鑿。 李公 之來兮,雪 虞 人之惡。厥德孔昭,折獄既清。五教大行,殷云雷之聲。” 清 惲敬 《都昌元將軍廟碑銘》:“爰宅將軍,為門為殿,天子之命,顯應孔昭。”
成語(Idiom):孔昭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z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才智出眾、聰明過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昭是由“孔”和“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指的是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昭”指的是昭明,意味著明亮、光明。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才智非常出眾,聰明過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聰明、智慧過人,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才華。可以用來贊美別人的聰明才智,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的聰明才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智慧和學識被世人所稱頌。因此,“孔昭”這個成語就是以孔子的名字來形容一個人的才智出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昭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孔”和“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孔昭之人,解決問題總是非常聰明。
2. 她的孩子真是個孔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孔子的智慧和學識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孔子坐在教室里,頭腦明亮,思維敏捷,給學生們講解知識,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孔子相關的成語和故事,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思想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孔昭的學生,每次考試都能得滿分。
2. 初中生:她是個孔昭的少年,解決問題總是非常聰明。
3. 高中生:他是個孔昭的高中生,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4. 大學生:她是個孔昭的大學生,思維敏捷,解決問題總是非常聰明。
5. 成年人:他是個孔昭的職場人,工作能力非常出眾,總能迅速解決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