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勢
基本解釋
(1).環境或地位。《莊子·山木》:“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 羿 、 蓬蒙 不能眄睨也;及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薄?a href="/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 target="_blank">韓非子·孤憤》:“處勢卑賤,無黨孤特。”《漢書·陳湯傳》:“故陵因天性,據真土,處勢高敞?!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山西 天水 、 隴西 、 安定 、 北地 ,處勢迫近 羌 胡 ,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br>(2).居于有權勢的高位。《韓非子·難一》:“且夫以身為苦而后化民者, 堯 舜 之所難也;處勢而矯下者,庸主之所易也?!薄?a href="/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 target="_blank">韓非子·八經》:“君執柄以處勢,故令行禁止?!薄稌x書·裴楷傳》:“ 楷 有渴利疾,不樂處勢……昔為常侍,求出為 河內 太守;后為侍中,復求出為 河南 尹?!?/p>
成語(Idiom):處勢(chǔ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chǔ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處境、形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處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處”指的是處于某種狀態或情況,而“勢”則表示形勢或境況。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處于某種境況或形勢之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處勢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或事物所處的環境、形勢或處境。它可以用來分析和評價一個人在某個特定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和處理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說某人能夠善于處勢,表示他能夠靈活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并且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處勢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不明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處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處”是第三聲,而“勢”是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善于處勢,總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只有那些能夠靈活處勢的企業才能夠生存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處勢”拆分為“處”和“勢”兩個部分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聯想到“處境”和“形勢”這兩個詞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處勢相關的成語,如“處之泰然”、“處心積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時善于處勢,所以能夠在緊張的情況下保持冷靜。
2. 初中生: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學會處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高中生:在面對人際關系的復雜情況下,我們需要善于處勢,以避免沖突和矛盾的發生。
4. 大學生:處勢能力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它能夠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