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薄
基本解釋
歸附,依傍。《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 王逸 注:“薄,附也。言己放流,不得內竭忠誠,外盡形體,東西眇眇,無所歸附也。” 漢 王逸 《九思·憫上》:“東西兮南北,罔所兮歸薄。”
歸薄(guī bó)
發音:guī bó
基本含義:指事物回歸本來的簡樸、純粹的狀態。
詳細解釋:歸薄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歸指回歸,薄指簡樸。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恢復到最原始、最簡單、最純粹的狀態。它強調了返璞歸真、去除繁雜的意思。
使用場景:歸薄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回歸本真、本質的狀態。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名利誘惑面前保持清醒、不被物欲蒙蔽,堅持追求真理、真善美的精神。
故事起源:歸薄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薄伐的人,他為了追求清凈,離開了塵世,過著簡樸的生活。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回去享受富貴,他回答說:“我要歸薄,追求的是心靈的寧靜。”
成語結構:歸薄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歸,賓語是薄。
例句:
1. 他在名利面前始終保持著歸薄的心態。
2. 這個小村莊的風景如畫,歸薄而又寧靜。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歸薄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追求清凈、返璞歸真的形象,同時想象一個簡潔、純凈的薄紙,將這兩個形象結合起來,就可以記住歸薄這個成語的含義了。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純潔、簡樸相關的成語,如“樸素”、“淳樸”等,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保持學習的純真,決定放棄電子游戲,回歸歸薄的學習狀態。
2. 初中生: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我們要時刻保持歸薄的心態,追求真理和美。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堅持歸薄的原則,不為名利所動,努力追求真知和高尚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