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題
基本解釋
主旨,主題。 朱自清 《中國歌謠》:“有許多歌謠是大同小異的。大同的地方是他們的本旨,在文學的術語上叫做‘母題’(Motif);小異的地方是隨時添上的枝葉細節。” 郭沫若 《雄雞集·燎原的星火》:“這里的許多故事盡可以發展成為小說、戲劇……就是音樂、舞蹈、建筑也會從這里得到不少雄壯的母題吧。”
成語(Idiom):母題(mǔ tí)
發音(Pronunciation):mǔ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作為創作或研究的基礎或出發點的題材、素材或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母題是指在文學、藝術、研究等領域中,作為創作或研究的基礎或出發點的題材、素材或問題。它是創作或研究的核心,是作品或研究的靈感源泉。母題可以是一個思想、一個事件、一個形象、一個情感等,通過對母題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創作者或研究者可以展開更加豐富和深入的表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母題常常出現在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學術研究中。它可以用來探討一個主題、展示一個情感、揭示一個問題,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例如,一部小說的母題可能是人性的善惡,一幅畫的母題可能是自然的美麗,一篇學術論文的母題可能是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母題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中。劉勰在書中提到:“故題者,謂所以發奮成篇,縱橫意象,故謂之題。”他強調了母題在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性。后來,這一概念逐漸被廣泛運用于文學、藝術和研究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母題是由“母”和“題”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母”表示基礎、源頭,而“題”表示題材、問題。兩個字的結合形成了“母題”這個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小說的母題是人性的善惡,通過對人性的探討展現了作者的獨特思考。
2. 這幅畫的母題是自然的美麗,藝術家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色彩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3. 這篇學術論文的母題是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作者通過深入研究提出了創新的觀點和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成語“母題”:
1. 將“母”字和“題”字分別記憶,然后聯想它們的含義,再將兩個字組合起來形成成語的意義。
2. 將成語與實際生活中的創作、研究等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使用母題進行創作或研究的情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母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文學批評理論和藝術創作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題概念和應用。可以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藝術評論、學術論文等,深入了解母題在不同領域中的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正在寫一篇作文,母題是我的家鄉。
2. 初中生:這幅畫的母題是動物的美麗,讓我想起了大自然的奇妙。
3. 高中生:我正在進行一項社會調查,母題是城市環境的改善。
4. 大學生:我的研究課題的母題是數字化時代的文學創作方式。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了解和學習“母題”這個詞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