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格
基本解釋
朝廷所設的賞格或頒布的法令。《南史·臧質傳》:“ 質 又與 魏 軍書,寫臺格購斬 太武 ( 北魏 太武帝 )封萬戶侯,賜布絹各萬疋。” 宋 洪邁 《容齋續筆·臺城少城》:“ 晉 宋 間謂……法令為臺格。”
成語(Idiom):臺格(tái gé)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容貌、舉止或言談舉止等方面,非常端莊、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格是由“臺”和“格”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臺”意為高大、威嚴,表示人的形象高大、莊重;“格”意為規矩、修養,表示人的舉止言談非常端莊、莊重。因此,臺格形容一個人在容貌、舉止或言談舉止等方面非常端莊、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臺格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儀表端莊、舉止莊重的場合。例如,在正式的場合,人們會說某人的“臺格非常好”,表示對其莊重的形象和舉止的贊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臺格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臺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重要的會議上,他的臺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臺格非常好,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能夠表現得非常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臺”,來聯想成“臺山高大,莊重威嚴”,從而記住臺格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儀表形象相關的成語,如“風度翩翩”、“儀表堂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同學們要注意自己的臺格,不能隨便亂跑。”
2. 初中生(13-15歲):在校園活動中,他的臺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班長,她的臺格非常好,能夠帶領大家舉止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