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伯
成語(Idiom):詩伯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詩人、文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詩伯一詞源自古代,伯指的是尊貴的稱號,詩伯指的是擅長詩詞的人,即詩人或文人。這個成語強調了詩人的崇高地位和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詩才或文學造詣深厚的人,也可以用來贊美或稱贊詩人的才華和創作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有記載:“荀息曰:‘詩伯之言,可以無具乎’”,這是成語“詩伯”最早的出處。荀息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他在這句話中稱贊詩人的言辭精湛,能夠不用具體事例而表達出深刻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詩”和“伯”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詩伯,他的詩詞作品深受人們喜愛。
2. 這位年輕的作家被譽為當代的詩伯,他的作品充滿了智慧和創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詩伯”與“詩人”進行聯想,因為詩伯的基本含義就是指詩人或文人。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文學和詩詞創作,學習更多與詩人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拓寬自己的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寫了一首很美的詩,他是我們家的詩伯。
2. 初中生:這位作家的詩詞寫得非常出色,他是當代的詩伯。
3. 高中生:我很喜歡李白的詩,他是中國古代的著名詩伯。
4. 大學生:現代詩人余光中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詩伯,他的詩作很有深度。
5. 成年人:這位作家的文筆非常優美,他是當代的文學界詩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