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布
成語(Idiom):裹足布
發音(Pronunciation):guǒ zú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裹著布的腳,比喻受到束縛,不能自由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裹足布”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習俗,婦女從小就要把腳裹起來,以便長成小巧的“三寸金蓮”腳。這種行為使得婦女無法自由行走,束縛了她們的身體和行動。因此,“裹足布”這個成語的含義就是受到束縛,不能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一個人受到各種限制或束縛,無法自由發展或行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各種社會、家庭、工作等方面受到限制的人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裹足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在那個時代,婦女的地位非常低下,被認為是家庭的財產,需要受到嚴格的控制和束縛。裹腳是一種讓婦女變得更加柔弱、依賴男性的傳統習俗。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當時中國社會開始逐漸改變對婦女的看法和對待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裹足布”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裹”、“足”和“布”,表示把腳裹起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家庭條件不允許她出國留學,一直被裹足布。
2. 這個國家的宗教觀念嚴格,人們的思想被裹足布。
3. 在這個公司,員工的創新能力被裹足布,無法發揮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裹足布”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的腳被裹起來,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景。可以將“裹足布”與束縛、限制等詞語進行關聯,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中國古代婦女的地位和裹腳習俗,以及現代社會對婦女權益的保護和促進情況。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限制、束縛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手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不讓我玩電子游戲,我感覺自己被裹足布了。
2. 初中生:學校的規定太多,我們的自由被裹足布了。
3. 高中生:考試的壓力讓我感到自己被裹足布,無法自由發展。
希望這個關于“裹足布”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