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公
基本解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陸生 時時前説稱《詩》《書》, 高帝 駡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后以“馬上公”指 漢 劉邦 。 宋 文天祥 《樂庵老人劉氏墓志銘》:“ 賈 ( 陸賈 )艱難 贏 項 間,從 馬上公 為客,一再使 越 ,崎嶇萬里。” 清 馬世俊 《陸賈》詩:“請看 馬上公 ,何曾事生產。”
成語(Idiom):馬上公(mǎ shàng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shà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立即、馬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要求立即行動或馬上完成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各種需要迅速行動的場合,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馬上公的官員,他非常勤勉和迅速,能夠立即處理各種事務。因此,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形容迅速行動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馬上”和“公”兩個詞組成,其中“馬上”表示立即,馬的速度很快;“公”是官員的意思,表示公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我馬上公地跑去告訴大家。
2. 老板給了我一個緊急任務,我馬上公地開始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馬上公”的發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馬在公務辦公室里飛快地跑來跑去,表示立即行動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迅速行動相關的成語,如“立竿見影”、“一舉成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馬上公地完成了。
2. 初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馬上公地回家休息。
3. 高中生:聽說有一場好電影上映,我們馬上公地去買票。
4. 大學生:教授布置的研究任務很緊急,我們馬上公地開始實驗。
5. 成年人:收到了一份重要文件,我馬上公地處理并回復了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