躅蹢
成語(Idiom):躅蹢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d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遲緩、猶豫不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躅蹢是一個由動詞“躅”和動詞“蹢”組成的成語。躅的意思是遲緩、停滯不前,蹢的意思是遲疑、猶豫。躅蹢形容一個人在行動或決策時猶豫不決,遲遲不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躅蹢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猶豫不決、拖延不前。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重要決策時遲疑不決,或者在行動時遲遲不開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躅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鄭安平被秦國的使者邀請去秦國做客。鄭安平猶豫不決,遲遲不肯答應。使者見狀,便用劍在地上劃了一道線,對鄭安平說:“你若能跨過這道線,就表示你答應了。”鄭安平看著那道線,卻遲遲不敢邁出一步。最后,他錯過了這個機會。從此,人們就用“躅蹢”來形容一個人在行動時猶豫不決、遲遲不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躅蹢,遲遲不敢接受這個挑戰。
2. 我們不能一直躅蹢不前,要勇敢地面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躅蹢”拆分為“躅”和“蹢”來記憶。躅可以理解為遲緩的意思,蹢可以理解為遲疑的意思。將這兩個詞連在一起,形成成語“躅蹢”,就表示一個人在行動或決策時遲疑不決、遲遲不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猶豫不決、遲遲不前相關的成語,如“猶豫不決”、“拖延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做作業時總是躅蹢不前,導致作業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2. 初中生:我在選擇學科時一度躅蹢不前,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專業。
3. 高中生:面對大學錄取通知書,他躅蹢不前,不知道是否要接受這個錄取通知書。
4. 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他因為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直躅蹢不前。
5. 成年人:他在做決策時總是躅蹢不前,猶豫不決,缺乏果斷和決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