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碑
成語(Idiom):廟堂碑 (miào táng bēi)
發音(Pronunciation):miào táng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博取功名、名利而刻意做表面文章,迎合上級,追求虛名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廟堂碑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東籬樂府·廟堂碑》一文中,原意是指為了在朝廷中博得官位和名聲而刻意做表面文章的行為。廟堂指朝廷,碑指刻石立碑,合在一起形容人們為了在朝廷中取得成就而刻意迎合上級,追求虛名而不擇手段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廟堂碑常用于批評那些為了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些政治家或官員迎合上級,追求虛名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廟堂碑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東籬樂府·廟堂碑》一文。文章中寫道:“廟堂碑,官來了,官走了,官在了,官不在,官還沒到,官已經走了,官已經在了,官已經不在,官還沒到,官早已經走了。”這段話形象地描繪了廟堂中人們迎合上級、追求虛名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廟堂碑是一個由兩個名詞組成的成語,廟堂表示朝廷,碑表示刻石立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總是為了升官發財而行廟堂碑之事。
2. 他在公司里表現得很低調,但背地里卻是個廟堂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廟堂碑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廟堂中刻下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滿了迎合上級、追求虛名的行為,象征著為了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廟堂文化和中國古代官場風氣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廟堂碑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為了取得老師的表揚而做廟堂碑。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為了在學校里取得榮譽而不擇手段,他們真是廟堂碑啊!
3. 高中生:政治家們為了迎合上級,追求虛名,常常做出廟堂碑的行為。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有些人為了博得上司的賞識而做廟堂碑,這種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