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來客
成語(Idiom):雁來客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lái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方的客人到來,表示友人來訪或客人到來的喜悅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遠方的朋友或客人來訪,給人帶來喜悅和驚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親友、客人從遠方到訪,表達喜悅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雁來客的成語出自《楚辭·離騷》:“閱患至乎茲焉,未予及迎雁之喜。”意為“患難臨到我這里,還沒來得及迎接遠方來客的喜悅。”成語中的“雁”指遠方的朋友或客人,“來”指到達,表示遠方的客人到來的喜悅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雁(noun)+ 來(verb)+ 客(nou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久違的老友終于來了,我們都感到很高興,這真是雁來客呀。
2. 今天有一個遠方的客人來訪,我們要熱情接待,畢竟這是雁來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雁來客”:
1. 將“雁來客”拆分成三個部分:雁、來、客。分別想象一只飛過的大雁、一個人走來、一個客人。
2. 將這三個部分聯想在一起,形成一個場景:一只大雁飛過,一個人走來,原來是一個客人。
3. 多次重復記憶這個場景,加深對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雁來客”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迎接遠方的客人”、“喜悅之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有一只大雁飛過,我想象著它帶來了一個遠方的客人。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迎接了一位來自外地的客人,大家都很開心,這真是雁來客啊。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假期,我家迎來了一位遠方的親戚,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時光,這真是雁來客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