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一人
基本解釋
古代帝王的自稱?!稌a》:“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薄?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孔穎達 疏:“曰‘予一人’者,予,我也。自‘朝諸侯’以下,皆是內事,故不假以威稱。但自謂‘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與物不殊,故自謙損。”《漢書·文帝紀》:“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元史·世祖紀》:“求之今日, 太祖 嫡孫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賢以長,止予一人。”
成語(Idiom):予一人
發音(Pronunciation):yǔ yī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給予一人物品或者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予一人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予”和“一人”兩個詞組成。予作為動詞,表示給予、賦予的意思;一人表示一個人。整個成語表示給予某個人物品、權力或者其他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予一人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文學作品中,用來描述某個人被給予了特定的物品或者權力。可以用于贊美某個人的能力、品德或者功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予一人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非常喜歡收集各種珍寶,并且經常給予他人賞賜。有一次,孟嘗君聽說一個普通人因為立下了大功,被賜予了一塊珍貴的玉璧。于是,他決定親自去拜訪這個普通人,并且將自己珍藏的一塊玉璧贈送給他。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予一人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予一人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予”和“一人”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勇敢和智慧予一人極大的鼓舞和啟發。
2. 這個獎項是予一人對他無私貢獻的認可和獎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予一人”與“給予一個人”的意思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的例句進行反復復習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予一人相關的成語,如“予以重任”、“予取予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予一人一本新書作為獎勵。
2. 初中生:領導予一人重要的任務,希望他能夠完成。
3. 高中生:這個學校予一人自由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4. 大學生:這個獎學金予一人鼓勵和支持,幫助他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