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札
成語(Idiom):膚札
發音(Pronunciation):fū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皮膚上的痣或瘡疤,比喻事物表面上的瑕疵或缺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膚,指皮膚;札,指痣或瘡疤。膚札原本是指人體皮膚上的疤痕和痣,后來引申為比喻事物表面上的瑕疵或缺陷。形容事物雖然外表完美,但內在卻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膚札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外表看似完美,但實際上存在一些缺點或瑕疵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物品或事物在外表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存在一些問題或隱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膚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趙充國傳》中,原文是“膚札如麻”。據說,趙充國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官員,他的面部長滿了痣和瘡疤,但他仍然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和重用。因此,膚札這個成語就是從趙充國的外貌特點引申而來,用來形容事物表面上的瑕疵或缺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膚和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長相膚札,但是非常有才華。
2. 這個產品看起來很完美,但是內部存在很多膚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膚札與皮膚上的痣和瘡疤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想象一個人的臉上有很多痣和瘡疤,表示他的外表有一些缺陷,這就是膚札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外表和內在不符的成語,如“錦上添花”、“瓜田李下”等,來擴展對膚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雖然長得膚札,但是他的成績很好。
2. 初中生(12-15歲):這個手機看起來很好看,但是內部可能有膚札。
3. 高中生(15-18歲):他雖然長相膚札,但是他的人品非常好。
4. 大學生(18歲以上):這個公司的產品外觀看起來很完美,但是內部可能存在一些膚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