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棟
基本解釋
國家的棟梁。 宋 梅堯臣 《送宋端明知成都》詩:“伯仲俱邦棟,朝廷倚以隆。”
成語(Idiom):邦棟
發音(Pronunciation):bāng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的棟梁之才,也可以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杰出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邦棟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邦指的是國家,棟指的是屋梁。邦棟比喻國家的棟梁之才,也可以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杰出才能,是指能夠支撐起整個國家或某個領域的重要人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邦棟主要用于形容國家的棟梁人物或某個領域的杰出人才。可以用于贊美和嘉獎有杰出才能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國家的重要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邦棟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左傳》,其中有一段記載了齊國的大臣鮑牧的故事。齊國的國君問鮑牧,國家有哪些重要的支撐力量,鮑牧回答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意思是說,如果國家有道德,那么即使貧窮卑微也是值得驕傲的;如果國家沒有道德,那么即使富有榮耀也是可恥的。這段對話表達了鮑牧對國家的關心和對道德的重視,被后人用來形容國家的棟梁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邦棟由兩個漢字組成,邦和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國的邦棟之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2. 這位科學家是化學領域的邦棟,他的研究成果影響深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邦棟中的“邦”可以聯想到國家,而“棟”可以聯想到建筑物的屋梁。所以邦棟就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國士無雙”、“舉足輕重”等,來擴大詞匯量和了解更多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邦棟,每次考試都能考滿分。
2. 初中生:這位科學家是科學界的邦棟,他的研究成果對整個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
3. 高中生:這位領導是我們國家的邦棟之才,他帶領我們國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
4. 大學生:他是我們學校的邦棟,他的學術成就在整個學術界都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