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徒
成語(Idiom):常徒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常常徒勞無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常徒意為經常徒勞,做無用功。形容人做事沒有效果,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徒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經常做事情卻沒有取得任何成果的情況。常徒也可以用于警示人們不要做無用功,要明確目標,有計劃地去做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常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四》中的一個故事。據說,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叫做田忌的將軍。一次,田忌帶領齊國的軍隊與趙國作戰,趙國的將軍名叫趙括,非常強大。田忌想到了一個計策,他故意派出自己最差的馬與趙括的最好的馬比賽,然后再派出自己最好的馬與趙括的次好的馬比賽,如此循環,最終獲得了勝利。從此以后,人們就用“田忌賽馬”的故事來形容做事情要善于運用策略,避免常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常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忙忙碌碌,卻常徒無所獲。
2. 別再常徒了,要想辦法提高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常徒與“常常徒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如“田忌賽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常徒地花了很多時間做作業,但成績卻沒有提高。
2. 初中生:他常徒地玩游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3. 高中生:為了避免常徒,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
4. 大學生:他常徒地追求名利,卻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