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賊
基本解釋
指以小商販為掩護的騙子。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游手》:“又有賣買物貨,以偽易真,至以紙為衣,銅鉛為金銀,土木為香藥,變換如神,謂之白日賊。”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引作“白日鬼”。
成語(Idiom):白日賊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rì z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目的、毫無顧忌地行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日賊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地行竊的人。白日賊的特點是在明亮的白天進行盜竊活動,不懼怕被人發現或抓住。這個成語的使用時常帶有貶義的意味,指責對方行為不端,不守法規,膽大妄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日賊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地做壞事的人。比如,當某人公然偷竊、行騙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時,可以用白日賊來形容他們的行為。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諷刺那些膽大妄為、不顧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日賊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明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人,他以明亮的白天進行盜竊而聞名。他經常在白天潛入別人的家中,行竊得手后又逃之夭夭,無人能夠抓住他。由于他的勇敢和聰明,人們開始用“白日賊”來形容那些明目張膽、膽大妄為的竊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日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偷真是個白日賊,竟然敢在人多的地方行竊。
2. 那個商人被揭發是個白日賊,他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白日賊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白天,陽光明媚,一個小偷毫不顧忌地在人們眼皮底下行竊,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的畫面會比較容易留下印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成語,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閱讀成語故事集。這樣可以幫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是個白日賊,他偷了同學的鉛筆。
2. 初中生:他們班上有個白日賊,經常偷同學的零食。
3. 高中生:這個城市里的白日賊越來越多,大家要提高警惕。
4. 大學生:他被抓住后才知道自己是個白日賊,偷東西的行為會付出代價。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學習和理解成語“白日賊”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同時,你也可以通過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來加深對成語的應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