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貞
基本解釋
方正;正直。語本《易坤》:“柔順利貞……至靜而德方。”《漢書·揚雄傳上》:“正皇天之清則兮,度后土之方貞。”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體方貞以居直者,雖誘以封國,猶不違情以趨時焉,安肯躐徑以取容乎!”
成語(Idiom):方貞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āng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忠誠和正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貞是由“方”和“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指正直、誠實,貞指堅定、忠誠。方貞形容人的品質(zhì)高尚,堅守原則,不受外界誘惑或壓力影響,始終保持自己的忠誠和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zhì),特別是在面對困難、考驗或誘惑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忠誠、正直的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事中,晉國有一位官員名叫方貞,他在晉國內(nèi)外任官期間始終忠誠不渝,不為名利所動,不畏權(quán)貴的壓力,堅持守正,為人民貢獻了很多。方貞的忠誠和正直給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了方貞這一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方貞的品質(zhì),從不為私利所動。
2. 面對質(zhì)疑,他始終保持方貞,不為外界干擾所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貞”與“堅守原則、忠誠不渝”等關(guān)鍵詞聯(lián)系起來,形成記憶聯(lián)結(ji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忠誠、正直相關(guān)的成語,如“忠誠耿直”、“忠貞不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要做一個方貞的小朋友,不撒謊,不作弊。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有方貞的品質(zhì),不被外界誘惑所動搖。
3. 高中生:在面對選擇時,我們應(yīng)該保持方貞,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