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子
基本解釋
稱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后漢書·高彪傳》:“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門,冀一見龍光,以敘腹心之愿。” 宋 王安石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不敢因循茍簡,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 清 馮桂芬 《與吉撫部書》:“某何人斯,獲與此數,此蓋大君子一藝必庸、小善必録之盛心,而自不肖者得之,乃循省涯分而直無以自處焉。”
成語(Idiom):大君子(dà jūn zǐ)
發音(Pronunciation):dà jū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品德高尚、行為正直、胸懷廣大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君子是由“大”和“君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大的、偉大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養、行為高尚的人。因此,“大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行為正直、胸懷廣大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非常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寬廣的胸懷。可以用來贊美他人的品德,或者形容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大君子”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大君子,總是樂于助人。
2. 只有成為一個大君子,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君子”想象成一個身材高大、氣質高尚的人,通過形象化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君子”相關的其他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等,以加深對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做一個大君子,要誠實守信。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大君子,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大君子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包容不同的觀點和意見。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追求成為大君子,不僅要有專業能力,還要有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