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善
成語(Idiom):匿善(nì shàn)
發(fā)音(Pronunciation):ní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隱藏善良之心,不讓人知道自己的好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匿善是由“匿”和“善”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匿”表示隱藏、不讓人知道,“善”表示善良之心。匿善形容一個人故意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好心或善良行為,不為他人所稱贊,不圖回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匿善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做了善事卻不張揚,不求外界的贊賞和回報。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也可用于批評那些虛偽、假仁假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匿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故事中,孟子和荀卿是兩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孟子和荀卿一起走在路上,看到一只鳥被網(wǎng)困住了,孟子立刻上前將網(wǎng)解開,放了鳥兒。荀卿見狀,問孟子為什么不告訴別人自己的善舉。孟子回答說:“善事應該匿藏,不讓人知道。”這段故事成了后來形成成語“匿善”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由動詞“匿”和形容詞“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匿善藏德,從不對他人夸耀自己的善行。
2. 她是一個匿善之人,默默地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匿善”。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黑暗中做善事,隱藏自己的善良之心,不讓別人知道,就像是在黑暗中隱藏起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匿善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如“匿名”、“功名利祿”、“善有善報”等,以加深對匿善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匿善之心,默默地幫助了同學們。
2. 初中生:她匿善之行,默默地捐助了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
3. 高中生:他匿善藏德,從不對外宣揚自己的善行。
4. 大學生:她匿善之舉,默默地奉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