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揖
基本解釋
◎ 長揖 chángyī
[bow with hands clasped] 舊時拱手高舉繼而落下的一種敬禮
詳細解釋
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行禮。《漢書·高帝紀上》:“ 沛公 方踞牀,使兩女子洗。 酈生 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 秦 ,不宜踞見長者?!?顏師古 注:“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 晉 左思 《詠史》:“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宋 葉適 《陳秀伯墓志銘》:“至召問,君長揖色倨,論事,泉涌不屈?!?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公讌之日,拂座奉卮命坐,皆長揖甚恭。”
成語(Idiom):長揖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áng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的鞠躬行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揖是由“長”和“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長,表示時間長久;揖,表示行禮時的動作。長揖指的是長時間的鞠躬行禮,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揖常常用于形容某人對長輩或者上級進行恭敬的禮儀動作。在正式的場合,如拜會長輩、參加重要的會議等,人們會行長揖以示尊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長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儀文化。古人認為長時間的鞠躬行禮是對他人的最高尊敬表達,是一種禮儀上的標志。在古代,人們重視禮儀,行長揖是一種常見的禮儀動作。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長輩時總是行長揖,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2. 在國際會議上,代表團成員行長揖向各國代表致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長揖與長時間的鞠躬行禮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長揖時,時間非常長,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禮儀相關(guān)的成語,如敬禮、鞠躬盡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老師生日的時候,我們會行長揖,祝老師生日快樂。
2. 初中生:參加學校的開學典禮時,我們要行長揖向校長和老師表示尊敬。
3. 高中生:在畢業(yè)典禮上,我們要向校長行長揖,感謝他們多年來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