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敗德辱行(bài dé rǔ xíng)
發音(Pronunciation):bài dé rǔ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行為敗壞,品德卑劣,做出丟臉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敗德辱行是由“敗德”和“辱行”兩個詞語組成的,形容一個人的行為不端,品德低下,做出丟臉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做出違背常理的行為,傷害他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一點小利益竟然做出了敗德辱行的事情。
2. 這個人平時看起來很正派,可是背地里卻經常敗德辱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敗德辱行”聯想為一個人的品德敗壞,做出丟臉的事情,通過對比這兩個詞的含義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有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品德高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欺負同學是敗德辱行的行為。
初中生:他為了考試作弊,做出了敗德辱行的事情。
高中生:他利用職務之便,從中謀取私利,是敗德辱行的表現。
大學生:一個人的品德是他的靈魂,不應該敗德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