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頭木奴
基本解釋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見《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
成語(Idiom):千頭木奴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tóu mù n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千頭木奴是指許多人一起做木偶,完全受控制于別人,毫無自主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千頭木奴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木偶戲。木偶戲是一種表演藝術形式,表演者通過線控制木偶的動作和表情,使其變得活靈活現。而千頭木奴就是指許多個木偶被同一個人控制,它們完全受制于別人的意志,沒有自主能力。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群人完全受他人操控,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決策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千頭木奴常常用來形容一群人受制于某個人或某個勢力,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行動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主見、只會盲從他人意見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集體或組織中的成員沒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千頭木奴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木偶戲。在木偶戲中,表演者通過線控制木偶的動作和表情,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角色。而千頭木奴則是許多個木偶被同一個人控制,失去了獨立性。這個形象被引申為形容一群人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行動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千頭木奴是由“千頭”和“木奴”兩個詞組成。其中,“千頭”表示許多個,表示數量眾多;“木奴”表示木偶,指控制木偶的人。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許多個木偶被同一個人控制的情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就像千頭木奴一樣,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2. 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是千頭木奴,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3. 不要成為千頭木奴,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舞臺上有許多個木偶被同一個人控制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這些木偶毫無自主能力,完全受制于別人的意志,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千頭木奴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木偶戲的歷史和發展,以及其他與控制和獨立性相關的成語,如“一言堂”、“盲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些同學就像千頭木奴一樣,總是跟著別人走。
2. 初中生:有些人在網絡上成為千頭木奴,完全受制于他人的言論。
3. 高中生:學校里的一些學生就像千頭木奴,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盲從別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