翚服
成語(Idiom):翚服(huī fú)
發音(Pronunciation):hui1 fu2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鳥飛得很高、很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翚服是由“翚”和“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翚指鳥飛得很高、很遠,服指感到驚訝、佩服。翚服的含義是形容鳥飛得很高、很遠,使人感到驚訝和佩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翚服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能力或成就超過一般人的預期,使人感到驚訝和佩服。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品質、水平或程度超過一般的預期,使人感到驚訝和佩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翚服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齊物論》。故事講述了莊子和他的朋友列子一起觀察鳥飛的情景。他們看到一只鳥飛得非常高,列子感嘆道:“嗟乎!鵬之徙于南海也,鳳之升于北海也,鶴、鸞之徙于陸氣也,眾鳥將半涉而龐其羽。”莊子回答說:“是鳥之將半涉而龐其羽者邪?則失其所長矣。夫鳥之徙南海者,由南海也;徙北海者,由北海也;徙陸者,羽翮已舉,且揖天地之間鳥獸蟲蛇。”這段故事表達了莊子對鳥的不同飛行高度的觀察和思考,以及對鳥的自然本性的肯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翚服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出眾,讓人翚服。
2. 這個項目的成就讓人翚服。
3. 這位年輕的音樂家演奏得非常出色,真是讓人翚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翚”字與高飛的鳥聯系起來,再將“服”字與感到驚訝和佩服的情緒聯系起來,來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鳥飛行相關的成語,例如“鵬程萬里”、“鳳凰于飛”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操場上放飛風箏,風箏飛得非常高,大家都翚服他的技巧。
2. 初中生:李華在全校的數學競賽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學們都翚服他的數學天賦。
3. 高中生:小王在音樂比賽中演奏了一首難度很高的曲子,大家都翚服他的音樂才華。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組的成就讓大家翚服,他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5. 成人:他的演講能力讓人翚服,每次演講都能夠引起聽眾的興趣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