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實
基本解釋
(1).猶務實。語本《老子》:“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達性論>》:“想處實陋華者,復見其居厚去薄耳。”
(2).猶言名副其實。 唐 溫庭筠 《寓懷》詩:“銜知有貞爵,處實非厚顏。”
成語(Idiom):處實
發音(Pronunciation):chǔ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實可靠,踏實可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處實是由“處”和“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處”表示處理、處置的意思;“實”表示真實、可靠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處理事情真實可靠、踏實可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辦事穩重、踏實可靠,也可以形容事物真實可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初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中有一段描述了藺相如處理齊楚兩國爭端的故事。藺相如在處理事情時一直堅持真實可靠、踏實可信的原則,因此得到了他人的信任和贊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處實的人,做事一向可靠。
2. 這個項目的數據都是經過嚴格核實的,非常處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處實”拆分為“處”和“實”兩個字,聯想到處理事情時要保持真實可靠、踏實可信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處實”意思相關的成語,如“踏實”、“可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處實的同學,承諾的事情總是能夠做到。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說他是一個處實的學生,從來不會撒謊。
3. 高中生(16-18歲):他是一個處實的領導,處理問題總是周全可靠。
4. 大學生(19-22歲):她是一個處實的團隊成員,工作態度一絲不茍。
這些例句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