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驛
基本解釋
策動驛馬疾馳。亦指古代遞送急件的郵傳設置。 唐 劉禹錫 《答崔元受》詩:“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一本作“ 飛馹 ”。《新唐書·馬周傳》:“飛驛以達警急。” 郁達夫 《過長崎》詩:“西望 崑崙 東望海,行人飛驛到京華。”
成語(Idiom):飛驛(fēi yì)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飛驛指驛站,古代傳遞文書或信件的場所。成語飛驛比喻傳遞信息或消息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驛由兩個部分組成,飛和驛。飛表示快速、迅猛,驛指傳遞文書或信件的場所。成語飛驛比喻信息傳遞迅速,速度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飛驛常用于形容信息傳遞迅速的場景,可以用于描述網絡傳播、快速通知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飛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驛站。古代驛站是一種專門用于傳遞文書或信件的場所,驛站之間相距一定的里程,驛站之間的驛道則是傳遞信息的路徑。由于驛站之間的距離較遠,人們希望信息能夠快速傳達,因此成語飛驛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驛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在網絡上飛驛傳播,很快就被大家知曉了。
2. 他利用微博飛驛傳遞了一條重要的通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飛驛”和快速傳遞信息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比如想象一個驛站上空有飛快的馬車飛馳而過,傳遞著重要的消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傳遞信息相關的成語,如飛鴻騰達、風馳電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用手機飛驛地告訴朋友我要遲到了。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新聞在社交媒體上飛驛傳播,很快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3.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實現信息的飛驛傳遞,使得世界變得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