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
基本解釋
◎ 一己 yījǐ
[oneself] 自己;個人
一己之私
不以一己之利。——清·黃宗羲《原君》
不以一己之害。
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英文翻譯
1.(自身) self; oneself
詳細解釋
自己一人;個人。《關尹子·三極》:“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 唐 陸龜蒙 《奉和太湖詩·縹緲峰》:“盡欲活羣生,不唯私一己。” 宋 李格非 《書洛陽名園記后》:“公卿大夫方進於朝,於乎以一己之私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蕩寇志》第七八回:“我等那個沒有老小?單是他為一己之私,廢天下大事!” 郭沫若 《雅言與自力》:“﹝ 尼采 ﹞愛以一己的理想輸入于個體之中,以滿足其崇拜的欲望。”
成語(Idiom):一己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或整體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己是一個表示個人利益至上,不顧及他人或整體利益的成語。它強調個人自私、自利的行為,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己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利益至上的行為,例如在工作中只顧自己的發展而不顧團隊合作,或者在生活中只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感受。此外,一己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不顧全局的政治行為或社會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己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故事講述了楚國的一個官員,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衰敗和社會的不穩定。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只顧自己利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一”是數詞,表示一個;“己”是代詞,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顧一己之私,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2. 這位領導只追求個人利益,一己之私,對整個團隊沒有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己”與“自私”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因為一己強調個人利益至上,而自私也是指只顧自己的行為,所以可以將一己與自私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成語,例如“一己之私,萬民之敵”、“一己之力”等,以豐富對于一己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顧一己之私,不愿意與同學分享玩具。
2. 初中生:她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一己之私導致了班級的不和諧。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以全局為重,而不是只顧一己之私。
4. 大學生:商界成功人士應該注重企業的整體利益,而不是只追求個人利益,一己之私會影響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