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柄
成語(Idiom):話柄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b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可以被他人挑撥、利用的事物或信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話柄是指可以被他人拿來挑撥離間、利用對方的事物或信息。它可以是某個人的過失、缺點、隱私等。一旦別人得到了話柄,就可以利用這個話柄來對付、威脅或敲詐對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話柄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言行中留下可以被利用的把柄或信息。比如,你在工作場合中說了一些不當的話,這些話可能會被別人拿來當作話柄,用來攻擊你或者在你面前制造麻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話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說了一句不當的話,被人拿來當作話柄,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話柄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小心說漏了嘴,給了別人一個話柄,被人利用了。
2. 別人知道了你的秘密,就等于給了他們一個話柄,他們可以隨時利用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話柄與“柄”的發音聯想,柄在成語中表示一種可以拿住的東西,所以話柄就是可以被拿住的話,容易被人利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如“挑撥離間”、“利欲熏心”等,可以幫助加深對話柄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小心說了一個秘密,給了同學一個話柄。
2. 初中生:他的成績不好,經常被同學拿來當作話柄。
3. 高中生:她的家庭背景復雜,被同學當作話柄,經常被嘲笑。
4. 大學生: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些不當言論,給自己留下了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