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個事
基本解釋
亦作“ 無箇事 ”。沒有一點兒事。 宋 周邦彥 《望江南·詠妓》詞:“無箇事,因甚斂雙娥?”《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夢中富貴夢中貧,夢裡歡娛夢裡嗔。熱鬧一塲無個事,誰人不是夢中人?” 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散誕清閑無箇事,臥吹鳳管月明秋。”
成語(Idiom):無個事
發音(Pronunciation):wú gè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個人的事情,指沒有個人私利,只考慮公共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個事是由“無”、“個”、“事”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無”表示沒有,表示否定,“個”表示個人,“事”表示事情。整個成語表示沒有個人私利,只考慮公共利益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事物的態度公正,不偏袒個人利益。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要為大家著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個事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官員叫陳子昂,他因為不貪污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后來,有人向他告狀,說他收受賄賂,陳子昂對此并不在意,他說:“我只考慮公共利益,不計較個人得失。”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無個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個事由三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非常認真,從來不做無個事的事情。
2. 在處理公共事務時,我們要做到無個事,只考慮公眾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堆事情的中間,他沒有個人私利,只考慮公共利益,所以他身上沒有任何個人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共利益相關的成語,如“公而忘私”、“大公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做無個事的人,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做無個事的事情,為班級的榮譽而努力。
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動中,我們要做無個事的人,關心社會公益事業。
4. 大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時,我們要做無個事的事情,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