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餓虎撲羊
發音(Pronunciation):è hǔ pū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兇猛的人或勢力對弱小的人或勢力進行殘酷的壓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餓虎”指兇猛的虎,而“撲羊”指對弱小的羊進行攻擊。它比喻強者欺凌弱者,兇猛的勢力欺壓弱小的人或勢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強者欺負弱者的情況,或者形容兇猛的勢力對弱小的人或勢力進行殘酷的壓迫。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強國對弱小國家的侵略,或者形容強勢公司對小企業的打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虎餓了,看到一只羊就撲了上去。然而,這只羊非常機智,它躲進了一個狹小的洞里,虎無法進去。最終,虎餓得無法忍受,離開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通過智慧和謀略來對抗強大的對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餓虎”和“撲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正面臨著來自外部的餓虎撲羊,需要團結起來抵御壓力。
2. 弱小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經常遭受到餓虎撲羊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餓虎正在撲向一只無助的羊,這種殘酷的畫面會很深刻地留在記憶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例如“虎視眈眈”和“豺狼當道”,它們都與強者欺負弱者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可憐的小鳥被一只大鷹餓虎撲羊般地抓住了。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一些國家曾經遭受到餓虎撲羊的情況。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小企業常常面臨餓虎撲羊的壓力。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餓虎撲羊”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