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彘
基本解釋
(1). 漢高祖 寵幸 戚夫人 , 高祖 死, 呂后 斷 戚夫人 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名曰“人彘”。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防人彘之變於六宮之中。”《舊唐書·則天皇后紀贊》:“人彘之酷,世以為寃。” 清 趙翼 《土城懷古》詩之二:“不聞宮掖悲人彘,肯使兵塵喪帝羓。” 陳白塵 《大風歌》第四幕:“這似乎是人,又似乎是豬,它叫做‘人彘’!”
(2).猶言豬仔。指 清 末被騙往海外作苦工的華工。因當時極受虐待,形同販賣,故云。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十萬人中人彘半,載往作工仰喂飼。”詳“ 豬仔 ”。
成語(Idiom):人彘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類的道德敗壞到了極點,如同豬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人彘是由“人”和“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人”指人類,“彘”指豬。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的品德墮落到了極點,與豬無異。它用來批評那些道德敗壞、行為不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人彘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低那些道德敗壞、品行惡劣的人。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諷刺、批評、警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人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通過對豬的描述,暗示了人類的道德敗壞。后來,人彘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墮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人彘是一個固定的四字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個有前途的年輕人,可如今卻變成了一個徹底的人彘。
2. 這個人的行為舉止簡直就是人彘一般,讓人無法忍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人”和“彘”這兩個字形象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具體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同學的東西,真是個人彘!
2. 初中生:這個人整天不學習,就知道玩游戲,真是個人彘。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簡直就是個人彘。
4. 大學生:他以前成績優秀,但現在整天沉迷于賭博,變成了一個徹底的人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