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瑟
成語(Idiom):膠瑟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受到驚嚇或恐懼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膠瑟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膠指膠漆,瑟指瑟縮。膠漆在古代是一種涂在木器上的涂料,瑟縮則表示因為害怕而身體收縮。膠瑟的基本意思是指人或物因為害怕而身體發抖或收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膠瑟多用于形容人在遇到恐懼、驚嚇等情況下的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因為某種原因而發抖或收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膠瑟最早出現在《莊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話:“膠瑟而不終也,內外各得其所欲也。”意思是說人們雖然害怕,但是內外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句話中的膠瑟形容人們因為害怕而發抖,但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后來,這個短語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人或物受到驚嚇或恐懼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膠瑟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到蛇的時候,整個人都膠瑟起來了。
2. 暴風雨中,樹葉膠瑟著,好像在害怕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膠瑟的發音“jiāo sè”與“蛟蛇”聯想起來,蛟蛇是一種古代傳說中的巨龍,看到蛟蛇時人們會感到害怕,就像膠瑟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膠瑟相關的成語,如“膽瑟”、“瑟縮”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老師生氣了,我膠瑟地站在原地,不敢說話。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膠瑟地看著書本,緊張得無法入睡。
3. 高中生:在演講比賽中,我膠瑟地站在舞臺上,因為緊張而手發抖。
4. 大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膠瑟地邁出了第一步,勇敢地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