衉血
成語(Idiom):衉血(hé xiě)
發音(Pronunciation):hé x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傷勢嚴重,大量出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衉,指身體的大血管;血,指流出的血液。衉血形容傷勢非常嚴重,大量出血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場上的激烈戰斗或嚴重的意外事故中出現的大量流血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內儲說左上》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齊國的晏嬰在戰斗中被敵人擊中,血流如注,但他仍然堅持戰斗,最終獲得勝利。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形成了成語“衉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衉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衉”為主語,表示身體的大血管;“血”為賓語,表示流出的血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車禍中受傷,血流如注,真是衉血一場。
2. 這次戰斗中,我軍壯烈犧牲了許多戰士,他們用衉血換來了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衉血”。可以想象一個人受傷流血的場景,將“衉”和“血”兩個字形象地聯系在一起,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血液相關的成語,如“血口噴人”、“血肉橫飛”等,以擴大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摔倒后頭破血流,衉血不止。
2. 初中生(13-15歲):這場車禍中,司機受了重傷,衉血如注。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比賽中被對手擊中,血流不止,但他堅持完成比賽,真是衉血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