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教
基本解釋
《詩大序》:“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后以“風教”指風俗教化。《史記·五帝本紀》:“余嘗西至 空桐 ,北過 涿鹿 ,東漸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 黃帝 、 堯 、 舜 之處,風教固殊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梵衍那國》:“文字、風教、貨幣之用,同 覩貨邏國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我們縣里,得 王 父臺主持風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彈琴,這要算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呢。”
成語(Idiom):風教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j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風氣和教化。形容人們言傳身教的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教是由“風氣”和“教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風氣指社會上的風尚和觀念,教化指對人們進行道德、文化的教導和引導。風教表示通過社會風氣和教育來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思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種社會文化的傳承和影響力,以及人們言傳身教的作用。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教育方式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地方,風教非常好,人們的行為都很規范。
2. 這個學校非常重視風教,學生們的品德都很高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教”想象成風吹教育,表示通過社會風氣和教育來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思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俗和道德觀念,以及現代社會中的教育方式和社會風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很注重風教,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2. 初中生:社會風氣和家庭教育對我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就是風教的作用。
3. 高中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風氣的改善和教育的提升做出貢獻,這就是風教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