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風
成語(Idiom):招風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招引麻煩、引來非議或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招風意指像風一樣吹拂人們的非議、爭議或危險。它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或事物因為某種原因而引起了別人的關注或批評,因而可能遭到麻煩或危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招風一詞常用于討論某人的言行或行為可能引起爭議或危險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或組織在敏感話題上表達觀點,可能會引起非議或遭到攻擊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招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一書中。故事中,有一個叫鄭國大夫的人,他的家門口有一株大樹,每當有風吹過時,樹上的葉子會發出“嗖嗖”的聲音。由于這個特殊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的鄰居們開始議論紛紛,認為他家一定有什么寶貝或者是得到了神仙的庇佑。然而,實際上鄭國大夫并沒有什么寶貝,也沒有得到神仙的庇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一些平凡的事物或行為也可能引起別人的關注和猜測,甚至招來非議或麻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招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招”是動詞,意思是“引起”或“招引”,“風”是名詞,意思是“風”。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治家的言論非常激進,容易招風惹火。
2. 她的打扮很夸張,總是招風惹草。
3.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一直以來都很低調,不喜歡招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招風”這個成語與“引起非議”或“引來麻煩”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陣強風吹過,將人們的非議和麻煩吹到了你的身上,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招風”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招搖”、“招降”等。此外,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如“招兵買馬”、“招財進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打扮太奇怪了,肯定會招風惹草。
2. 初中生:那個明星因為一句不當的言論招來了很多非議,真是招風啊。
3. 高中生:為了避免招風,他在社交媒體上保持低調,避免發表爭議性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