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籮霸(luó bà)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b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權勢、權力為支撐,霸占、控制某一領域或行業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籮霸一詞源自方言詞語“籮筐霸”,籮筐是一種用竹篾編制的容器,用于攜帶和儲存物品。籮霸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掌握著某一領域或行業的控制權,類似于籮筐中裝滿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這個詞語通常帶有貶義,暗指這個人或團體濫用權力、霸占資源,不公平競爭,剝奪他人的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籮霸一詞常用于批評那些濫用權力、控制某一行業或領域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家、商人、官員等濫用權力、壟斷市場、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籮霸一詞的具體起源尚不明確,但其意義和用法已經在中國社會中廣泛流傳。籮霸一詞的使用可追溯到民間故事、社會現象和媒體報道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籮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復合詞,籮表示裝滿利益的容器,霸表示掌握權力、控制他人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的籮霸獨占了市場,其他小企業很難生存。
2. 那個政府官員被指責是籮霸,他利用職權貪污腐敗。
3. 這個企業的老板是籮霸,他以不正當手段排擠競爭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籮筐,里面裝滿了權力和利益,由一個人掌握著。這個圖像可以幫助記憶籮霸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權謀”、“權宜之計”等,了解權力和權謀的相關概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學校里有個籮霸,他總是霸占著最好的座位。
2. 初中生(13-15歲):我不喜歡那個班里的籮霸,他總是欺負弱小的同學。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課上我們學習了籮霸的概念,討論了權力濫用的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行業的籮霸讓我感到厭惡,他們剝奪了創業者的機會。
這個學習指南提供了關于成語“籮霸”的全面學習指南,包括了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通過學習這個成語,可以增加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并且可以幫助提升詞匯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