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ǔ hú sì hǎi ㄨˇ ㄏㄨˊ ㄙㄧˋ ㄏㄞˇ五湖四海
◎ 五湖四海 wǔhú-sìhǎi
[all corners of the land;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泛指各個不同的地區
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唐· 呂巖《絕句》
詞語解釋
wǔ hú sì hǎi ㄨˇ ㄏㄨˊ ㄙㄧˋ ㄏㄞˇ五湖四海
古人泛稱分布于我國廣大地區的幾個大湖為“五湖”,又以為我國四面為海環繞。因以“五湖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唐 呂巖 《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景德傳燈錄·福州鼓山神晏國師》:“ 鼓山 自住三十餘年,五湖四海來者向高山頂上看山玩水,未見一人快利通得。”《四游記·祖師入天宮收華光》:“祖師顯出神通,頭頂三十三天,腳踏五湖四海。” 毛澤東 《為人民服務》:“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五湖四海
成語(Idiom):五湖四海
發音(Pronunciation):wǔ hú sì h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整個國家、世界的各個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湖指中國境內的五個大湖,即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滇池;四海指四個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五湖四海合起來表示整個國家、世界的各個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事物涉及到的范圍廣泛或者涉及到的地域廣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名聲或影響力傳遍全國或世界各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卷五十八·范睢蔡澤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范睢和蔡澤兩位古代名士游歷各地的故事。后來,人們用“五湖四海”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輻射范圍廣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湖四海是一個由兩個地理名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名聲已經傳遍了五湖四海。
2. 這個品牌的產品銷往了五湖四海。
3. 我們的志愿者來自五湖四海,共同為社區服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個大湖和四個大洋的名稱記憶下來,然后聯想到“五湖四海”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五湖四海”相關的成語,例如“四海八荒”、“四面八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到了五湖四海的魚兒,它們游遍了整個中國。
2. 初中生:這位歌手的歌聲傳遍了五湖四海,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的事業能夠發展到五湖四海,讓更多的人認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