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好生之德
發音(Pronunciation):hǎo shēng zhī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珍惜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好生之德源自《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為能好生之德乎?’孟子對曰:‘好生之德者,非獨民也。禽獸之性,人皆愛之;人皆愛之,而不仁者,未之有也。’”這句話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教育、倫理道德等方面的討論。也可用于強調人們應該尊重生命、珍惜生活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名著《孟子》。孟子是中國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言論被后人廣為傳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好生之德由“好生”和“之德”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好生”表示善待、珍惜生命,“之德”表示道德品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具備好生之德,尊重每一個生命。
2. 孩子們應該從小培養好生之德,珍惜自己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好生之德”與“好生活的德行”相對應,通過記憶好生之德的意義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孟子》了解更多關于好生之德的思想和相關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好生之德,不捉弄小動物。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珍惜學習機會,好生之德。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尊重老師,好生之德是成為一個合格學生的基本要求。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關心社會問題,好生之德是為人的基本準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