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省
基本解釋
(1).記志省識。 宋 劉攽 《<后漢書精要>序》:“若夫政化之要,禮刑之殊,材良節義之風,智勇名實之效,間見層出,悉使粲明,介善毛惡,咸可記省。” 明 金鑾 《新水令·曉發北河道中》套曲:“這搭兒須記省,誰拙也誰能,誰濁也誰清。”
(2).回憶;記心。 宋 辛棄疾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詞:“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宋 程洵 《代趙大監答邵州徐知郡啟》:“猥蒙記省,念夙知賢德之藴,奚待為世俗之書,披味以還,佩服不下。”
成語(Idiom):記省(jì shěng)
發音(Pronunciation):jì sh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約使用,不浪費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省是一個表示節約使用、不浪費財物的成語。它強調了節約資源的重要性,敦促人們珍惜物質財富并避免浪費。記省也可以引申為節約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省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包括個人生活、工作、學習等。它可以用于提醒他人節約使用資源,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故事《梁溪記省》,講述了一個富有的商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個貧窮的老人。商人看到老人身無分文,心生憐憫,決定幫助他。商人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物都給了老人,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錢財自己使用。這個故事傳承下來,人們用“記省”來形容這種節約使用財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記”表示記住、珍惜,第二個字“省”表示節省、不浪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記省糧食,避免浪費。
2. 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記省用水,保護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省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來幫助記憶:
1. 將“記”字和“省”字分別與記住和節省聯系起來,幫助理解成語的基本含義。
2. 創造自己的例句,將成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記省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節約使用相關的成語,如“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記省用水,不再在洗手間浪費水。
2. 初中生:為了節約能源,我們應該記省使用電器。
3. 高中生:大家應該記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4. 大學生:我們要記省金錢,合理規劃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