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嵂
成語(Idiom):突嵂
發音(Pronunciation):tū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峰陡峭高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突嵂是由“突”和“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突的意思是突出、凸起,嵂的意思是山峰、山巒。突嵂形容山峰陡峭、高聳入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突嵂常用來形容山嶺、山脈的形狀。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東西的陡峭、高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突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中的一首詩中:“突兀其嵂,維句有僪。”這首詩描述了山峰陡峭的景象。后來,突嵂逐漸被人們引申為形容其他事物的高聳、陡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突嵂,令人望而生畏。
2. 大廈的尖頂突嵂入云,給城市增添了壯麗的景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突嵂的發音“tū lóng”與“土龍”進行聯想,想象一條土龍蜿蜒爬行在陡峭的山巒上,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山地地理知識,了解不同山脈的特點和形態,進一步理解突嵂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山上的巖石突嵂,好像一座巨大的城堡。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在山上遠眺,看到遠處有一座突嵂的山峰。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周圍環繞著突嵂的山脈,風景非常壯觀。
4. 大學生及成人:這座建筑的外觀設計獨特,尖頂突嵂入云,給整個城市增添了一抹美麗的風景。
以上是關于成語“突嵂”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