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杯
成語(Idiom):撥杯
發音(Pronunciation):bō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一定的手法或方法,使一物轉移或改變位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撥杯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來源于古代的酒宴禮儀。在古代宴會上,主人會親自給客人斟酒,而客人則要根據主人的意愿來決定是否喝酒。如果客人不想喝酒,就會用手指撥動酒杯,示意不要斟酒。因此,撥杯這個成語就形容通過一定的手法或方法,使一物轉移或改變位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撥杯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通過巧妙的手法或方法,達到轉移或改變某種狀態的目的。它可以用來形容通過斟酒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通過巧妙的策略來改變局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撥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故事講述了晉朝的王敦在宴會上,對主席斟酒時用手指撥動酒杯,表示自己不愿意喝酒。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撥杯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撥杯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撥”和名詞“杯”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巧妙地撥杯,讓自己逃過了一場酒局。
2. 這位政治家善于撥杯,總能在關鍵時刻改變局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撥杯這個成語與斟酒的手勢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在宴會上用手指撥動酒杯,表示自己的態度。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撥杯的基本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酒宴禮儀相關的成語,如斟酌、酒肉朋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手指撥杯,示意不要再給他倒飲料了。
2. 初中生:她通過撥杯的方式,成功避免了參加那個無聊的聚會。
3. 高中生:他善于撥杯,總能在關鍵時刻改變局勢,讓人佩服不已。
4. 大學生:通過撥杯的手法,他成功改變了公司的經營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