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緒
基本解釋
(1).沒有頭緒;沒有線索。 唐 李白 《贈劉都使》詩:“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清 錢澄之 《梅花詩》:“春信眇無緒,荒煙空滿林。”
(2).沒有情緒。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明 薛蕙 《送周子賢按貴州》詩:“送遠多無緒,憂時且不堪。”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3).詈詞。猶無道,無理。《醒世姻緣傳》第三回:“ 晁大舍 這個渾帳無緒官人,不説你家里有一塊大大的磁石,那針自然吸引得攏來;卻説:‘ 楊古月 真真合咱相厚,不憚奔馳,必定要來自己親看。’”
無緒(wú xù)
發音:wú xù
基本含義:沒有頭緒,沒有線索,無法下手或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指事情進行到一定程度,卻無法找到下一步的解決辦法或處理方法。形容心中迷茫,無法解決問題。
使用場景:常用于描述遇到困難或問題時的心理狀態,也可用于表達對事情的迷茫和無法解決的困擾。
故事起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五蠹》一篇中,文章寫到:“凡有事者,莫不須有緒。無緒者,無事也。”后來逐漸演變為現代成語。
成語結構:無緒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無表示沒有,緒表示頭緒、線索。
例句:
1. 我對這個問題真的是無緒,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2. 在面對困難時,她總是能夠迅速找到解決方法,從不感到無緒。
記憶技巧:可以將“無緒”想象成一個人在迷茫的森林中走來走去,找不到出口,心中毫無頭緒的樣子。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其他與無緒相關的成語,如“無從下手”、“無法可想”等,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做數學題的時候總是無緒,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做。
初中生:考試前我看到那么多知識點,感覺一下子就無緒了。
高中生:面對未來的選擇,我感到無緒,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道路。
大學生:寫論文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無緒的情況,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入手。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有時候會感到無緒,不知道該采取什么樣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