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役
成語(Idiom):遙役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隔他鄉,仍能盡職盡責,不辱使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遙役是由“遙”和“役”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遙意為遙遠,役意為為國家、民族或組織做出貢獻。遙役形容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然能夠忠誠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辜負使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在異地工作或生活的人,能夠堅守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和人民的期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遙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中。故事中,有一個叫公孫丑的人,他被任命為國君的使者,負責前往遙遠的國家辦理國事。雖然路途遙遠,但公孫丑仍然盡職盡責,不辱使命。后來,人們用“遙役”來形容在遠方工作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遙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國外工作多年,一直遙役在祖國的事業中。
2. 盡管身在他鄉,他仍然堅守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的期望,真是一位遙役的好員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異國他鄉,仍然堅守本職工作,不辜負使命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遙役相關的成語,如“遠在他鄉”、“忠誠不渝”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每天都去遙役,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2. 初中生:即使在異國他鄉,我們也應該遙役祖國,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3. 高中生: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將來的事業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