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德
成語(Idiom):敗德
發音(Pronunciation):bài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敗德是由“敗”和“德”兩個字組成,其中,“敗”表示敗壞、淪喪,指人的品德墮落;“德”表示道德,指人的品德修養。敗德指一個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墮落,道德淪喪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批評那些不守道德、行為不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四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敗德的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宣公四年,晉國的大夫宰咺在宴會上醉酒,不僅公然違反禮儀,還說了一些不當的話。這樣的行為讓人們認為他的品德已經敗壞,道德已經淪喪,于是就有了“敗德”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結構為“敗德”,其中“敗”和“德”分別表示品德敗壞和道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利益而背叛朋友,真是敗德之極。
2. 這個政府官員收受賄賂,完全是敗德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敗德”與品德敗壞、道德淪喪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品德、道德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敗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沒有道德,真是敗德。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作弊了,他的品德已經敗德了。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貪污受賄,完全是敗德之舉。
4. 大學生:他為了升職而不擇手段,已經徹底敗德了。
5. 成年人:這個公司老板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他的品德已經敗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