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貨
成語(Idiom):物貨(wù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wù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商品、貨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物貨是指商品、貨物,特指可以買賣、交換的物品。在經濟交易中,物貨是進行交換的主體,代表著經濟價值和財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物貨常用于描述商品的交易、買賣、貿易等經濟活動。可以用于商業談判、經濟報道、市場分析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物貨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乾卦》中,乾卦解釋中提到了“物貨用于交換”的概念。后來,這個詞逐漸在經濟交易中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物貨屬于名詞短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商店有各種各樣的物貨供選擇。
2. 市場上的物貨種類繁多,消費者有很多選擇。
3. 這個國家的物貨貿易非常發達,吸引了許多外國投資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買賣”、“交換”等相關的詞匯聯想,將物貨與經濟交易的概念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經濟術語和商業知識,了解更多關于物貨的概念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商店買了很多物貨,包括玩具、書和糖果。
2. 初中生(13-15歲):物貨的交易可以帶來經濟發展和繁榮。
3. 高中生(16-18歲):物貨的供求關系對市場價格有重要影響。
4. 大學生及以上: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更方便地買賣各種物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