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言不出,外言不入
成語(Idiom):里言不出,外言不入
發音(Pronunciation):lǐ yán bù chū, wài yán bù r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不說內心的話,也不聽別人的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表示一個人不愿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也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建議。這種人通常固執己見,不愿意與他人交流或接受外界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固執,拒絕與他人溝通交流,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建議。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愿意聽取他人意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魯國的平原君在外面做官,他的妻子虞卿在家里受到了一些人的誣陷。平原君回家后,虞卿告訴他這些事情,但平原君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追究真相,只是說“里言不出,外言不入”。后來,平原君因為不聽虞卿的話,被人陷害,最終喪失了一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前兩個字是“里言不出”,后兩個字是“外言不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非常固執,里言不出,外言不入。
2. 她總是不聽別人的意見,真是個里言不出,外言不入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一個固執己見的人聯系起來,想象他們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可以嘗試將這個成語與一個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在一個討論會上,一個人不參與討論,也不表達自己的觀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例如“一意孤行”、“固執己見”等,來擴展自己的詞匯量,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愿意聽老師的話,真是個里言不出,外言不入的人。
中學生:她總是自己做決定,不接受別人的建議,真是個里言不出,外言不入的人。
大學生:他對別人的意見總是不屑一顧,真是個里言不出,外言不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