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戢
基本解釋
猶平定。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廬山會合》:“我一從分袂,到東朝叨膺珮琚,仗斧鉞平戢蠻夷。”
成語(Idiom):平戢(píng dì)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息戰爭,使戰爭停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戢是指通過外交手段或其他方式,使戰爭停止,恢復和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戢常用于描述通過和諧的方法解決紛爭、恢復和平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政治家、外交家等通過談判、協商等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之間解決沖突的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大戴》中,原文是:“寧戢匪戢,寧戢妻子。”意思是寧愿停止戰爭,也不愿停止婚姻。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平息戰爭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戢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平”和“戢”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國際紛爭中,我們應該通過對話和談判來平戢爭端。
2. 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最終平戢了長期的經濟糾紛。
3. 這位政治家以他的外交手腕成功平戢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平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戰士在激烈戰斗后,突然停下來,平息了戰爭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和平、戰爭相關的成語,如“和平共處”、“百戰百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用友善的方式和同學相處,要學會平戢紛爭。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一直以來都是以和平為目標,通過平戢爭端來維護國家利益。
3. 高中生:這位政治家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平戢了兩國之間的戰爭,為國家帶來了和平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