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帥
基本解釋
指節度使。《新唐書·劉晏傳》:“ 李靈耀 反, 河 南節帥或不奉法,擅征賦,州縣益削。”《宋史·翟守素傳》:“新進后生多至節帥,而 守素 久次不遷,殊無隕穫意。” 徐興業 《金甌缺》第四章:“莫不是令尊節帥來京頤養?”
成語(Idiom):節帥(jié shuài)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sh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儉而有威嚴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節指節儉、節約,帥指威嚴、英俊。節帥形容一個人既節儉又有威嚴的樣子,既能節約資源,又能展現出一種威嚴的氣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帥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舉止優雅,并且注重節約的生活態度。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容儀表非常得體,同時也非常注重節約和節儉的生活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有一則關于節帥的故事。西漢時期,有一個叫李陵的人,他在官場中非常受人尊敬,因為他不僅儀表端莊,舉止得體,還非常注重節約。他在任職期間,不僅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還鼓勵他的部下也要節約使用國家的財產。因此,人們常用“節帥”來形容李陵的樣子和他的節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節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穿著一身整潔的西裝,舉止得體,真是個節帥的形象。
2. 這個企業的老板非常注重節約資源,他經常被人稱為節帥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非常儀表端莊、舉止優雅的人,他身上穿著一身節約而有威嚴的服裝,這樣就能夠記住節帥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節約和節儉的生活方式感興趣,可以深入了解相關的文化和理念,例如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的節儉文化,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約和節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每次買東西都會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她真是個節帥的媽媽。
2. 初中生:我的班主任非常嚴厲,但他也很節帥,總是鼓勵我們節約用紙。
3. 高中生:我爺爺生活非常簡樸,他的生活方式真是個節帥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