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磔
基本解釋
指書法中戈和磔兩種筆法。 清 陳維崧 《寶鼎現·題<定武蘭亭>初拓和蘧庵先生原韻》詞:“論戈磔,爭夸典午,人擅韭花兼躉尾。”
成語(Idiom):戈磔(gē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gē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戈矛刺殺或刑罰,形容殘忍無情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戈磔是一個古代的刑罰方式,用戈矛刺殺或處決犯人。這個成語用于形容某人的行為殘忍無情,不顧他人的生命和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戈磔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人的行為極其殘忍和冷酷無情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種殘忍的刑罰或懲罰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戈磔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刑罰方式。在古代,戈磔是一種殘忍的刑罰,用戈矛刺殺或處決犯人。由于這種刑罰方式殘酷無情,因此成為了形容殘忍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戈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戈”是指一種古代的兵器,類似于矛,而“磔”則是指刺殺或處決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下屬非常戈磔,沒有一絲同情心。
2. 這個暴君用戈磔的方式懲罰犯人,令人發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戈”字與“磔”字聯系起來,想象用戈矛刺殺或刑罰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刻骨銘心”、“酷刑”等,可以幫助擴展對戈磔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的方式真是戈磔,太殘忍了!
2. 初中生:這個惡棍對待動物的態度簡直戈磔,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殘暴的統治者,他們對待反對者的手段常常戈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