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遜
成語(Idiom):辭遜
發音(Pronunciation):cí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謙虛謹慎,自謙退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辭,辭謝,即謙虛謝絕;遜,謙虛退讓。辭遜意為謙虛謹慎,自謙退讓。形容人謙虛待人,不爭名利,不自負,不傲慢自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正式場合或與長輩、上司、學者等高尊貴的人交往時,用于表達自己謙虛、恭敬、尊重對方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養生主》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叫辭子的人,他非常謙虛。一天,他去拜訪朱子墨,朱子墨請他坐下,辭子卻堅持要站著,不敢坐下。朱子墨見狀,說:“你辭遜如此,我該如何是好呢?”從此以后,人們用“辭遜”來形容謙虛退讓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辭和遜,沒有其他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試時,他總是辭遜地回答問題,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 老師對學生說:“你們要學會辭遜,不要總是自以為是,要虛心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拜訪長輩或上司時,他非常謙虛地站著,不敢坐下,表達了自己的辭遜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謙虛、退讓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謙遜有禮”等,以拓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但我辭遜地說:“這只是運氣好。”
2. 初中生:當我被選為班長時,我辭遜地說:“我會盡力做好,但還需要大家的支持。”
3. 高中生:在大學面試中,我辭遜地回答:“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